人力资源是组织的第一资源,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。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研究如何识别、选拔、使用、培养人力资源以及有效激发人力资源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科。自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开设此专业以来,目前,我国已经有400多所本科院校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。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科专业设置于2001年,是浙江省最早开设此专业的学校之一,2012年升格为本科专业,2021年获批为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至今已经向社会输送1620多名优秀毕业生,毕业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。
衢州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围绕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,搭建平台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和能力导向的课程教学内容;强化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导向,整合课内外实践教学体系,结合中小企业、典型行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要求,提高学生胜任职业和岗位的技能要求,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。以培养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为导向,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,开发个性化的选修课程模块,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。
1.构建四个平台,夯实专业的学科基础
构建综合素质课程教学平台,培养学生通用性知识与能力,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学科知识与理论,专业课教学平台培养学生专业知识、技能与能力,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、问题解决能力、沟通能力、团队技能。
2.扎根地方,做实实践教学平台
结合地方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的重点企业的需求,基于双方共同利益基础,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,综合行业、企业、协会等资源,协同做好实践教学平台建设,构建校内、外两个实践教学平台,实现政校、校企联动。
3.强调应用,注重能力培养,提高学生职业能力
以能力为导向设置培养计划,课程教学体现能力导向,在扎实的知识构建基础上,注重技能的训练与能力的培养,并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要求,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,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。
4.重点面向中小企业,注重社会多样化需求
重点面向中小企业,根据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,着重培养学生广度知识与技能,同时注重深度知识与技能的培养;根据社会多样化的需求,以通用能力培养为着眼点,同时满足政府、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,并根据学生长远发展需求,培养学生初步研究能力,为学生继续深造打下坚实基础。
就业方向一: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及相关岗位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,如人事管理专员、招聘专员、绩效管理专员、薪酬专员、劳动关系专员等;管理类岗位,包括行政事务性岗位如办公室、经理助理,生产与营销类岗位如生产车间主任助理、营销专员等,客户关系管理类如客户关系管理专员等。
就业方向二: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管理相关岗位。通过公务员考试或事业单位进编考试,进入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,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工作。
就业方向三:自主创业。根据专业特长,从事人力资源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创业创新工作。
就业方向四:继续深造,为长期的职业生涯发展继续学习,为从事科学研究或更高层次就业做准备。